9月10日,教师节。
尽管窗外阳光灿烂,但正在办公室整理自编复习资料的陈炳华脸上却满是哀伤。偶然间的一瞥,陈炳华看到了办公桌上躺着的一小盒冬枣。这是当天早上学生送给他的教师节礼物。清脆、甘甜的味道,让他的忧伤瞬间被一股厚重地职业满足感所掩盖,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笑容。“姐姐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够理解我!”随后,陈炳华又马上投入工作之中。
“我不在身边,学生会着急的!”
熟悉陈炳华的人都知道,虽然他的姐姐远嫁益阳,但由于姐夫长期在外工作,姐姐基本都是生活在邵阳,两个外甥女之前也都在邵阳读书,陈炳华姐弟俩互相帮衬,感情很深。姐姐生病期间,陈炳华更是跑前跑后、陪同寻医问诊。
9月6日,陈炳华的姐姐不幸去世。9月9日,姐姐出殡。原本可以请个长假来帮忙料理后事的他,却放不下心心念念的学生,只在姐姐去世和出殡时才匆匆赶去送姐姐一程。
从邵阳到益阳,陈炳华这两次往返都是下午出发、次日早早赶回。即便如此,他也是提前和其他教师调好了课,上完之后才出发,没落下学生的一节课。“学生们在学校寄宿,我不在身边,学生会着急的!”陈炳华说。
“对待学生,陈老师没得说!”
到今年,陈炳华从事教育工作已是第11个年头,到市一中工作也有5年时间。他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拼,一中的师生、家长都看在眼里、赞在心上。“对待学生,陈老师没得说!绝对是这份的!”说起陈炳华,市一中副校长杨易军高高竖起大拇指。
2019年秋季,市一中搬迁到新校区,但高三年级仍然在老校区办学。此时,担任高二年级528班以及三个高三班级的教学,且担任高三519班班主任的陈炳华每天都要“两边跑”:先在老校区上完三个高三班级的课,又马上利用中间短短一节课的空闲时间驾车赶往新校区给高二学生上课,上完课又要返回老校区,因为他是班主任,班里很多事情离不开他。“虽然每天两个校区跑比较辛苦,但后来两个年级的学生们在高考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想想还是很欣慰的。”陈炳华说,在2020年的高考中,他任班主任的519班实现了“全班本科上线100%”的目标;在今年的高考中,528班33人参考,全班平均分达到了630分,有24人升入“双一流”高校,其中在题目难度较高的情况下,物理学科的最高分仍达到了93分。
“看到他们平安,我就放心了!”
36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又要忙工作的时期。陈炳华也是一样。
今年秋季,陈炳华在市区某小学任教的爱人去新宁支教,他自己又担任市一中高二2004班班主任。家中两个孩子无人照料。无奈之下,爱人将大儿子带到了新宁的支教学校就读,陈炳华则将72岁、视力又不太好的母亲接到邵阳,帮忙照顾上幼儿园的小儿子,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每天早上6时,陈炳华准时出发,赶到学校带学生早操,晚上要等学生就寝后才离校。到家时已是深夜,母亲和小儿子早已休息。但他仍然会习惯性地走到母亲的房间看一眼。“母亲年纪大了,视力不好,接送小孩上幼儿园让人担心,所以每天我都要看一眼,看到他们平安,我就放心了!”陈炳华说。
对家人的亏欠,化作了陈炳华呵护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
2004班里不少学生的物理成绩一般,陈炳华一直在琢磨如何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
今年暑假,陈炳华一边照顾病重的姐姐,一边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把高二物理学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章节编写成练习册,每个知识点都有多角度的例题解析,还配上了相应的巩固训练。到秋季开学前,陈炳华已经编好了两本A4纸大小的复习资料,每本都有近百页。
“我是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甚至有点强迫症。既然选择了学生这一头,那么就得把学生教好,要对得起孩子和家长!”陈炳华平静地说。